身為爸媽的我們,都希望孩子能夠平安快樂的長大,然而在這過程中,難免遇上意外受傷或發生疾病。透過合適的保險規劃,就能在風險發生時,提供我們充裕的經濟保障,選擇對孩子最好的治療方式。
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保險商品,爸媽們究竟該買什麼(險種)、買多少(額度)。本篇文章從投保原則、險種與額度建議,以及規劃投保重要時程等面向,讓新手爸媽能夠更從容地認識保險規劃原則,為寶寶規劃第一份保險。
投保原則不要忘
保險是用合理可負擔的預算,保障無法承擔的重大風險。
保大再保小
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,先以「大到無法承擔」的損失保障為優先考量。如果孩子不幸罹患癌症或重大疾病、發生重大燒燙傷、嚴重意外或疾病導致失能需長期照顧等狀況,可能在事故發生的瞬間,就可預見將會拖垮家庭經濟,因此應先將預算優先分配於此類險種。
保大再保小的另一個解釋是,爸媽的規劃優先於孩子的規劃。爸媽才是家庭的經濟來源,在幫寶寶買保險的同時,爸爸媽媽應該要先檢視自身的保障是否完整且額度充足。
保近再保遠
如果「明天」就發生風險,保障的內容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抵禦風險。
透過定期險「低保費、高保障」的特性,在年幼時期就可以應付「明天」發生的風險。新生兒、嬰幼童的保障可以規劃至孩子20–25歲,或父母認定孩子經濟完全獨立前。以保障的槓桿而言,定期險優於終身險;預算足夠,口袋更深再來規劃更長期甚至終身的保障。
投保內容與額度建議
意外險
意外險規劃主要可分為:意外醫療實支實付、意外住院日額、一次給付的失能保險金和每月給付的失能扶助金;不同於成人的意外保障,未滿15歲時,意外身故金是不會理賠的。
意外醫療實支實付建議規劃 3~10 萬,因為嬰幼兒常因跌倒、摔落而受傷。很多時候意外的醫療在門診或急診即可處理,不需住院,此時意外傷害實支實付就可以用來支付相關費用。
意外住院日額險,除了單純的住院定額給付外,幼童時期也常見因玩耍不注意而造成的碰撞骨折,可留意日額險當中是否含有骨折未住院的條款(依照不同骨頭部位與骨折程度換算),或是加強規劃專門的骨折險種。
若嬰幼童遭遇意外導致失能,需要長期有家人專心照料,對家庭的收入損失或是後續支出都是不小的影響,建議一次給付的失能保險金至少300萬。
另外也建議加強重大燒燙傷的保障,無論是寶寶探索世界時發生的燒燙意外、或是大人不小心打翻燒燙水、洗澡水溫設定不當等都可能導致嚴重的燒燙傷。建議規劃至少100萬以上的額度或更多,因為一旦發生重大燒燙傷,後續的清創、植皮與復健將是非常可觀的醫療金額。
重大傷病險與癌症險
近年來,兒童罹患重大傷病的比例持續上升,例如癌症、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(如紅斑性狼瘡)、罕見疾病等,發生原因常常無解,也幾乎沒辦法預防。目前以跟著健保重大傷病制度走的「重大傷病險」最受歡迎,內容保障的傷病高達三百多種,理賠條件較無爭議。建議規劃至少100萬的重大傷病險,以及一次型給付的癌症險加強保障。
實支實付醫療險
嬰幼兒可能因感冒、病毒感染、意外等住院治療,住院期間支出如病房費、材料雜費、手術費用等項目,都可透過實支實付醫療險支付。是實用目的最廣泛的醫療險。建議在投保規定與預算許可的範圍內,搭配兩家實支實付,在負擔實際醫療費用的同時,也可以彌補家人因照顧孩童請假的收入損失。
失能險
嬰幼兒可能因疾病或是意外導致失能,一旦發生失能,將可能造成家庭經濟重擔。建議規劃失能險一次金與扶助金(每月或每年給付固定金額)應付龐大的照護支出與家人照顧無法工作的收入損失。
一次金的使用目的不限,可以拿來進行治療、輔具設施的購置;定期給付的扶助金則可以用每月固定支出的看護費用、家人收入補貼或營養補充品的費用來評估額度。
壽險
壽險的主要功能為「照顧留下來的人」,嬰幼兒本身並無家庭經濟責任,因此壽險的額度不需過高。且未滿15歲前,若發生身故,無論投保多少額度,保險公司僅會在限額(目前為61.5萬元)內提供死亡喪葬費用保險金。
重要時程提醒
什麼時候開始規劃
建議在孕期進入第28–32週(第七到八個月)時,開始洽詢信任的保險業務員,做初次的規劃建議。
這時是孕婦狀態相對舒適的時期,比較有心思評估規劃內容;然而也可能會遇上突然的保險商品變動,規劃當時與出生當時可銷售的商品有異(我自己就遇過兩次趕不上的好商品停售啊),也讓業務員有時間可以做更動與通知。
黃金投保期要把握
出生後 5–7 天是投保的黃金時間 — — 小寶寶取好姓名、有身分證號並且健康出院後,至新生兒公費篩檢結果出爐前。
出生後 48 小時內,醫院會進行公費補助的 21 項新生兒篩檢(正式名稱為「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),檢驗的報告會在 7–10 天內出爐。只要在投保之前不知道檢測結果,篩檢的 21 個疾病項目就不受醫療等待期的限制。
在這邊仍建議,無論是否趕上報告出來前投保,只要篩檢結果有任何異常需要追蹤檢查,也都一定要配合醫療院所進行複檢或儘早治療相關疾病。金管會在2012年時已函請各保險公司,若公費新生兒篩檢出現異常,可以用延期承保或是複檢等方式處理,不宜逕行拒保,以避免影響新生兒投保權益。
雖然要快點投保,但也不能太快。之前曾遇過同事的客戶非常重視寶寶的保障,生產完隔天就完成簽約,然而這樣子是不能順利送件的,寶寶必須健康出院,並符合一定體重範圍才可進行投保。
(壓線兩個月才報戶口的ME:取名字比規劃保險內容還要難上幾百倍😅)
真的是太複雜了
如果看完上述資料,覺得規劃起來還是很複雜,或是已經做了功課有初步規劃,想確認內容適切與否,歡迎直接私訊詢問進一步的規劃建議。
給看到這裡的用心好爸好媽:恭喜你們即將迎接家裡的新成員!偷偷告訴你,生育兒女的路上有太多比規劃保險更困難、交付保費更昂貴的事了(淚),在這祝福各位在未來養兒育女的路上一切順利關關過!